
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设计
备课人 | 学科 | 物理 | ||||
课题 |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 |||||
教学内容分析 |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内容之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规律也是在这一部分涉及到的。但在高中电学部分,对串、并联规律的推导、分析、解释要用到前面学到的电学部分的知识,对规律进行定量地阐释。相比于初中从感性、实验的角度得出结论,本节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学生对这些结论的理论推导。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及串、并联规律,但得出规律的过程主要是定性地分析和实验观察的结果。在本节的学习中,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推导这些结论,就要求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有较为熟练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同时具备一定的数学公式推导能力。
| |||||
教学目标 | 1、分析得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式,并理解其含义,体会严谨的科学推理过程。 2、依据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推导得到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表达式,体会等效思想在物理中的运用。
| |||||
教学 重难点 | 教学重点: 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关系式的含义。
教学难点: 并联电路总电阻随支路电阻变化的关系。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新课导入 | 【提问】能用前面学过的电阻定律解释初中学过的串、并联规律吗?
| 复习并思考。 | 结合初中电学知识和刚刚学过的新知识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
环节一 串、并联 电路中的 电流 | 【提问】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有何特点?为什么?
【提问】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有何特点?为什么?
【提问】所以,并联电路对电流具有什么作用?
| 思考并回答: 恒定电流电路中各处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电路中各处的电荷分布应保持不变,因此串联电路中,相同时间内通过0、1、2、3各点的电荷量一定相等。 即q0=q1=q2=q3 ∴ ∴I0=I1=I2=I3 即,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思考并回答: 电路中各处的电荷分布应保持不变,因此并联电路中,在相等时间内通过干路0点的电荷量一定等于进入各支路1、2、3各点的电荷量之和。 即q0=q1+q2+q3 ∴ ∴I0=I1+I2+I3 即,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思考并回答: 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 I1R1=I2R2=I3R3 ∴I1:I2:I3= 即并联电路中,每个电阻分得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 从微观角度,应用电流的定义式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这一规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锻炼了分析能力。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推导出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比例关系,进而分析出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思路上层层推进,便于学生理解。 | |||
环节二 串、并联 电路中的 电压 | 【提问】怎样从电势、电势差的角度理解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提问】所以,串联电路对电流具有什么作用?
【提问】怎样从电势、电势差的角度理解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 思考并回答: 由电势差跟电势的关系,可得: U01=φ0-φ1 U12=φ1-φ2 U23=φ2-φ3 ∴U01+U12+U23=φ0-φ3=U03 即,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思考并回答: 串联电路具有分压作用。 U1=IR1、U2=IR2、U3=IR3 ∴U1:U2:U3=R1:R2:R3 即,串联电路中,每个电阻分得的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思考并回答: 由电势差跟电势的关系,可得: φ0=φ1=φ2=φ3 φ4=φ5=φ6 ∴U=U1=U2=U3 即,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 回顾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并从电势、电势差的角度加以解释,进而由此得到串联电路对电压的作用。
回顾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并从电势、电势差的角度加以解释。 | |||
环节三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 | 【提问】两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怎样计算?
【提问】多个电阻串联呢?
【提问】由R=R1+R2可知,R比其中任一个导体的电阻R1和R2都要大,你能解释这是什么原因吗?
【提问】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怎样计算?
【提问】多个电阻并联呢?
【提问】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是多少?
【提问】由
【提问】如果两个阻值相差很大的电阻并联(R1>>R2),其结果有何特点?
【提问】如果是串联,情况又如何?
【提问】n个相同电阻R并联的总电阻等于多少?
【提问】如果在保持原有并联电路中支路的数目不变,增大某一个支路中的电阻,则总电阻会增大还是会减小?
【提问】如果在原有并联电路中增加一条支路(该支路电阻不为0),则总电阻会增大还是会减小?
【提问】总结一下,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串、并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
| 推导并回答: ∵U=U1+U2 ∴ ∵ ∴R=R1+R2
思考并回答: R=R1+R2+…+Rn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思考并回答: 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推导并回答: ∵I=I1+I2 ∴ ∵ ∴
思考并回答: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推导并回答: 由
思考并回答: 因为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推导并作答:
即,两个阻值相差很大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与小电阻阻值接近。
思考并回答: 阻值与大电阻阻值接近。
推导并作答:
推导并作答: ∵ ∴若Ri增大,则 ∴R总增大 即,并联电路中,如果保持支路数目不变,增大某一个支路的电阻,则总电阻会增大。
推导并回答: 若原来有n条支路,则 增加1条支路后, ∴ ∴ 即,并联电路中,如果保持原有支路不变,增加支路数目,则总电阻会减小。
回顾并完成表格。 | 引导学生,结合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推导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由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推导在特定条件下的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帮助学生更熟练地应用这一知识点。
从电阻定律的角度解释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引导学生,结合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推导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由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推导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的并联电路电阻特点,帮助学生更熟练地应用这一知识点。
从电阻定律的角度解释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由串、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推导在R1>>R2条件下的串、并联电路电阻特点,帮助学生更熟练地应用知识点。
由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推导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的并联电路电阻特点,帮助学生更熟练地应用这一知识点。
| |||
环节四 串、并联 电路中的 功率 | 【提问】串联电路中的电功率分配规律是怎样的?
【提问】串联电路中的电功率分配规律是怎样的?
【随堂练习】
| 推导并回答: ∵ ∴ ∴ 结论: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与阻值成正比。
推导并回答: ∵ ∴ ∴ 结论: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与阻值成反比。
练习巩固本节知识点。 | 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导功率的分配规律,引导学生对串、并联电路中的比例关系有更多的认识。 | |||
课堂总结 | 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①串联:I0=I1=I2=I3 ②并联:I0=I1+I2+I3,I1:I2:I3= 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①串联:I0=I1=I2=I3,U1:U2:U3=R1:R2:R3 ②并联:U=U1=U2=U3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 ①串联:R=R1+R2+…+Rn,R=nR0 ②并联: ③R1>>R2时,串联则阻值与大电阻阻值接近,并联则总电阻与小电阻阻值接近。 四、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规律: ① ②串联:P1:P2:P3=R1:R2:R3 ③并联:P1:P2:P3=
| |||||
板书设计 | §11.4-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电流规律: ①串联:I0=I1=I2=I3 ②并联:I0=I1+I2+I3,I1:I2:I3= 2、电压规律: ①串联:I0=I1=I2=I3,U1:U2:U3=R1:R2:R3 ②并联:U=U1=U2=U3 3、电阻规律: ①串联:R=R1+R2+…+Rn,R=nR0 ②并联: ③R1>>R2时,R串≈R1,R并≈R2。 4、电功率规律: ① ②串联:P1:P2:P3=R1:R2:R3 ③并联:P1:P2:P3= | |||||
作业设计 | 1、梳理本节知识点。 2、教材P71“练习与应用”第1、2、3题。 | |||||
教学反思与评价 |
附件 (1个)
1、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教育教学参考之用。
2、本网站及其会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责任。
3、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或项目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4、访问者在从事与本网站相关的所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浏览、利用、转载、宣传介绍)时,必须以善意且谨慎的态度行事;访问者不得故意或者过失的损害本网站的各类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网站以任何方式直接或者间接的从事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国际公约以及社会公德的行为。对于访问者利用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而作出的任何决策、决定以及其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5、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6、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GYEDU